热门信息  
·17部门联手对纳入电力行业“黑名单
·发改委、证监会等22家单位联合发布
·不良信用记录信用修复标准
·法院执行有新招 “老赖”支付宝账户
·国际信用行业术语约定标准
·列入征信“黑名单”意味着永无出头
·拖欠劳动费拒履行义务:拘留加罚款
·北京税务:联合惩戒助推诚信建设
·ICE8000国际信用标准体系失信行为及
·44部门签署备忘录 联合惩戒失信被执
 
首页 > 诚信文化 > 风险提示
【风险提示】国庆长假警惕新骗局!莫让过节变“过劫”
发布日期:2021-09-30 13:50:06

        刚刚结束了中秋假期,长达7天的十一长假也就要来临了。假期将至,一些不法分子们也开始研究如何设局大赚一笔:假冒“快递员”、制作钓鱼网站、短信植入病毒等手段层出不穷。以下几种骗术请大家牢记,不要让过节变“过劫”。

  陷阱一:“节日促销”套路满满

  节假日期间,不少电商平台相继推出了一些促销活动,燃起了消费者的购物热情。有些不法分子打着“节日优惠”的旗号,创建了与正规平台相似的钓鱼网页网址,引诱消费者购买礼品。消费者没能清楚辨别钓鱼网站,在注册或交易过程中输入了真实的个人信息,造成钱财损失和个人信息的泄露。

  风险提醒:购物尽量选择大型知名的购物网站,不登录陌生网站,支付时选择安全度较高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谨慎对待卖方交付定金的请求。如有疑问,可以去查询相关公司、联系人。

  陷阱二:出行短信“暗藏玄机”

  佳节来临,一些骗子会发送“您的车辆已被禁止高架通行”“您的ETC卡处于禁用状态”等诈骗短信。这类信息暗藏链接,点开链接后发现跳转页面与官方网页非常相似,误以为自己车辆或者ET C卡真的出问题了,于是按页面上的提示填写了银行卡号、预留手机号、密码等信息。结果,钱财被骗。

  风险提醒:收到与支付钱财相关的信息,一定要验证对方身份及时通过电话等可识别身份的方式,与官方联系。切勿直接点击短信、邮件中的链接付款转账。涉及个人信息,更是要慎重。

  陷阱三:“货到付款”诡计多端

  过节了,很多人都会网购一些礼物送给远方的亲朋好友以表心意。此时,一些骗子便乘虚而入,自称是某快递公司的快递人员,负责送货上门。到了家门口时,又说是“货到付款”。收件人以为是亲朋好友送来的节日礼品,没有确认就付了钱,没想到,打开盒子发现上当了,里面装的是劣质产品。

  风险提醒:收货时要先验货再付邮费哪怕只是十几二十元的邮费,也要先验货再付费。还应仔细核查寄件人信息,如果是亲朋好友,可以与他们进行联系,确认后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