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信息  
·关于《佳木斯市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
·关于征求《佳木斯市人民政府建立完
·佳木斯市工商局办理无实体网店登记
·关于印发佳木斯市2017年棚户区改造
·黑龙江省物业服务企业信用等级评定
·佳木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佳
·关于《佳木斯市知名商标认定和管理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国务院第
·佳木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佳
·佳木斯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佳木斯市
 
首页 > 政策法规 > 市法
佳木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佳木斯市2017年下半年“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安排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7-09-04 09:01:14
作者:佳木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文章来源:佳木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更新时间:2017-8-28 9:49:56 

佳政办综201729

 

 

佳木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

印发佳木斯市2017年下半年“互联网+

政务服务”工作安排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大力度做好2017年度“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通知》(黑政办综〔20175号)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黑政办综〔20178号)精神,扎实推进我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提升政务服务工作水平,现将2017年下半年“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安排如下。

一、工作目标

2017年底前,建成与省联通、市县一体化的网上政务服务平台,统一技术构架、数据标准、版面设计、考核评价和管理规范。市级网上政务服务平台与市政府门户网站前端整合、升级,增加便民服务、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公共资源交易和大数据应用等栏目和服务功能,编制政务服务事项目录,优化网上服务流程,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网络化水平。

二、工作任务

(一)按照“同一事项、同一标准、同一编码”的要求,编制统一标准的政务服务目录,规范政务服务事项内容。

1.各县(市)区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依据法定职能,梳理向社会公众提供的具体办事服务事项,编制全市统一标准的政务服务事项目录。

2.统一规范每个政务服务事项的名称、法律依据、审批流程、办结时限、收费标准等,提供规范表格、填写说明和示范文本,提供咨询、投诉的电话和电子邮箱。

3.统一规范办理每个服务事项所要求提交材料的名称、格式、份数、签名签章。

4.优化审批服务事项流程、制定办事指南并在网上动态调整。

[市编办、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物价监管局、市政府法制办牵头,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负责制定本系统事项的目录和办事指南,要求内容规范、统一标准。事项标准制定工作在20178月底前完成;目录管理系统建设和目录录入工作在20179月中旬完成,并适时将事项管理平台移交市编办]

(二)优化服务流程。

1.推行网上申报。

1)确定网上申报服务事项;

2)优化简化服务事项网上办理流程,缩短办理时限。(市编办牵头,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配合,各有关部门负责本系统事项流程的统一优化、制定实施。2017年启动,持续推进,动态调整)

3)项目运行中确保网上申报事项及时受理、推送、反馈办理结果。(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牵头,各有关部门负责本系统事项流程的统一优化和制定实施。2017年启动,持续推进,动态调整)

2.建立网上预审机制。

1)编制网上预审项目目录;

2)针对每个项目制定办理网上预审所要提交材料的一次性告知单;

3)开展网上审批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充分审查要件内容,及时推送、反馈预审结果。(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牵头,各有关部门负责本系统事项预审机制的统一建立、推进实施。2017年年底完成)

3.开展网上并联审批、层级审批。

1)建立网上并联审批目录;

2)梳理、建立涉及多个部门事项的运行流程,推行跨层级联动、跨部门协同办理,实行“一窗”受理、网上运转、并行办理、限时办结。(企业设立注册登记类事项由市工商局牵头、投资建设项目审批类事项由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市政府信息中心配合,各有关部门负责本系统跨层级联动办理事项网上运行流程的统一梳理、定制实施。2017年启动,持续推进)

4.建立常态化公众参与机制。畅通互联网沟通渠道,采取网上建议、评议、问卷调查等方式,充分了解社情民意,开展满意度评价,不断研究改进工作,让网上政务服务事项“好办理、群众愿意用”。针对热点问题,及时回应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和治理能力。[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牵头,市政府信息中心配合,各县(市)区政府、各有关部门分别负责建立本县(市)区、本部门常态化公众参与机制,2017年年底完成]

(三)推进服务事项网上办理。建立网上办理服务事项目录,非涉密行政许可事项全部纳入网上办理。市、县(市)区实体大厅要向“一窗制”受理转变,尽快与网上政务服务平台融合,统一使用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办理的事项,积极探索多渠道受理、一平台办理、多渠道反馈途径。[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牵头,各县(市)区政府、各有关部门负责落实推进实施。2017年年底前完成,持续推进]

(四)创新网上政务服务模式。

1.推进预约查询、证照寄送、网上支付工作。

1)确定开展该工作的部门、项目;

2)积极利用第三方平台开展预约查询、证照寄送、网上支付等服务,待条件成熟时全面推广。[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牵头,市政府信息中心配合,各县(市)区政府、各有关部门负责推进实施,2017年启动,持续推进]

2.增加手机端服务,拓宽网上政务服务渠道。[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牵头,各县(市)区政府、各有关部门负责落实推进,中国电信佳木斯分公司、中国移动佳木斯分公司配合,2017年年底前完成,持续推进]

3.建立12345公共服务热线电话中心。(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牵头,市编办、公安局、中国联通佳木斯分公司配合,2017年年底完成)

(五)全面公开服务信息。对市政府网站进行改版,按照《政府网站发展指引》(国办发〔201747号),突出政务公开、政务服务、政民互动三大主题。将改版后的政府网站与网上政务服务中心(“网申”平台)进行相关资源整合和功能融合。[市政府办公室牵头,各县(市)区政府、各有关部门配合推进实施。2017年年底前完成]

(六)融合升级平台渠道。

1.升级改造市级政务服务平台。

1)制定2017年下半年我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具体安排,并按照国、省有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升级改造市级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增加服务功能、扩展服务范围,并进行模块设计、功能设计、需求设计,页面设计要新颖、实用,并不断进行修改完善。(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牵头,电子政务办、市政府信息中心配合,2017年年底完成,持续推进)

2)衔接市政府门户网站和省政府、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制定明确的服务平台架构、电子证照、统一身份认证、政务云、大数据应用、网上支付和网上政务服务平台系统的页面、功能等事项的标准规范。(电子政务办、市政府信息中心牵头,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工信委、质监局配合。2017年年底完成,持续推进)

2.加快网上政务服务平台的对接、整合和规范。

1)对我市各部门使用中省直网络、自建系统情况进行调研。[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牵头,各县(市)区政府、各有关部门配合。2017年年底完成]

2)按照国家电子认证相关的管理办法及规范,建设市、县(市)区贯通的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做到“单点登录、全网通办”,满足电子认证跨区域通用的需求。[市政府信息中心牵头,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配合,各县(市)区政府、各有关部门负责本县(市)区、本系统网上政务服务平台的规范。2017年年底完成]

3.推进实体政务大厅与网上政务服务平台融合发展。

1)各县(市)区政府、各有关部门要继续强化为企业办事提供优质便捷服务,在做好行政权力承接、下放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利用互联网,加快与网上政务服务平台融合,整合业务系统、统筹服务资源、统一服务标准,统一使用网上政务服务系统办理服务事项,做到有效衔接、合一通办,实行一站式办结,形成线上线下功能互补、相辅相成的政务服务新模式,最终实现多渠道受理、一平台办理、多渠道反馈。[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牵头,各县(市)区政府、各有关部门配合。2017年启动,持续推进]

2)各县(市)区原则上不再新建实体政务大厅,确需保留的要放到社区等基层,便民服务能下沉到街道和社区的要尽量下沉到街道和社区。[各县(市)区政府牵头落实,2017年启动,持续推进]

3)已存在的实体政务大厅管理机构要加强对单位进驻、事项办理、流程优化、网上运行的监督管理,推进政务服务阳光规范运行。[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牵头,各县(市)区政府、各有关部门负责推进实施,2017年启动,持续推进]

4.推动基层服务网点与网上平台无缝对接。乡镇(街道)和村(社区)便民服务点直接服务基层群众,利用共享的网上数据资源,贴近需求做好咨询和服务,重点围绕劳动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扶贫脱贫等领域,开展上门办理、免费代办等综合服务。[市政府信息中心牵头,各县(市)区政府、市人社局、民政局、扶贫办等有关部门指导、配合。2017年启动,持续推进]

5.建立健全电子监察系统。县(市)区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市直各相关部门自建系统,要依据国家和省“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体系指南建立健全电子监察系统,并与省、市级电子监察系统规范对接,实现纵向层级对下、横向对部门的全部事项全流程、各环节、各节点的动态监督,让权力运行有序、有效、留痕。[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牵头,市政府信息中心配合,各县(市)区政府、各有关部门负责推进实施,2017年启动,持续推进]

6.推行“一窗”受理,改革创新政务服务模式。建设综合受理窗口。按照“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服务模式,市、县两级行政服务中心及便民服务中心都要建立综合受理窗口,实现“一窗式”服务。[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牵头,市编办、市政府信息中心配合,各县(市)区政府、各有关部门负责推进实施。2017年年底完成,持续推进]

(七)夯实支撑基础。

1.搭建政务云数据中心微模块,部署云平台所需的服务器、防火墙、云管理平台等软硬件,并对平台软硬件进行调试,保证正常运转;加速建设县(市)区政务服务云平台,实现与省级政务服务云平台的互联互通;建成人口、法人、社会信用等基础信息库的软硬件环境及公有云和政务外网专有云平台,实现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等工作。[市工信委牵头并推进落实,各县(市)区政府、各有关部门配合,2017年年底完成]

2.建设市、县两级标准统一的数据交换系统,推进政务服务事项信息按需共享,提升网上政务服务事项便利度。

1)各相关单位提出本部门《政务信息需求清单》和《政务信息共享清单》,在此基础上编制政务信息共享目录。[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牵头,各县(市)区政府、各有关部门推进落实,201710月底完成]

2)按照成熟一块、共享一块、逐步扩充的原则,先将数据资源集中,加快推进人口、法人、空间地理、社会信用等基础信息数据库互联互通,建立电子证照库,加快系统数据接口的对接。

市、县两级系统建设要参照省级建设规范,凡是能通过网络共享复用的材料,不得要求企业和群众重复提交;凡是能通过网络核验的信息,不得要求其他单位重复提供;凡是能实现网上办理的事项,不得要求必须到现场办理。[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牵头,市政府信息中心配合,各县(市)区政府、市发展改革委、编办、公安局、工商局、城乡规划局等部门落实。201710月底前完成数据库增容,持续推进]

3.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建成联通省、市、县网上政务一体化服务平台,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网络化水平;完成县级医疗机构和市区信息平台系统搭建对接工作;对全市客运站点现有设施设备进行升级和管理人员培训,对各客运站区域内站点信息进行采集,为客运联网售票系统的建设做好基础工作;做好物流综合信息平台建设的立项审批。[市城乡建设局牵头,各县(市)区政府负责推进实施,各有关部门配合。2017年启动,持续推进]

4.建立健全制度规范。清理修订不适应“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有关规定,制定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和服务规范,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明确电子证照、电子公文、电子签章等的法律效力,使服务流程即合法依规又方便快捷。[市政府法制办牵头,各县(市)区政府、各有关部门配合。2017启动,持续推进]

5.完善网络基础设施。重点是实现各县(市)区光纤网络全覆盖,推进农村地区行政村光纤通达和升级改造,提升骨干网络容量和互通能力,建成光网城市,第四代移动通信(4G)网络全面覆盖城市和乡村,行政村光纤通达率100%。[市工信委、通信管理办公室牵头,各县(市)区政府负责推进实施。2017年启动,持续推进]

6.加强网络和信息安全保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健全安全保障体系。明确政务服务各平台、各系统的安全责任,开展等级保护定级备案、等级测评等工作,建立协同的信息安全防范、监测、通报、响应和处置机制。加强对电子证照、统一身份认证、网上支付等重要系统和关键环节的安全监控。提高安全防护能力,查补安全漏洞,做好容灾备份。

建立健全保密审查制度,加大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重要数据的保护力度,提升信息安全支撑保障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市委网信办、市政府办公室、市工信委、公安局、保密局牵头,各级政府部门负责推进实施。2017年启动,持续推进]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市)区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专项推进机构,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确定分管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并将联系方式等信息报至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

(二)落实工作责任。各牵头部门要进一步细化、分解、落实工作任务,加强与配合部门的沟通、协调。涉及公共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任务,由其行业主管部门牵头部署并督办落实。责任部门、配合部门要各司其职,每月向牵头部门进行工作反馈。各牵头部门每月月底前应将工作情况报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

(三)强化监督考核。“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已列入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工作任务,并作为“两强四双”内容进行考核,各县(市)区政府和市直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将该项工作纳入年度工作目标,切实推进落实。市政府将对各相关部门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对工作不力、没有按时完成工作任务的单位进行督办、问责。

审批事项联系人:于凤艳,联系电话:6684411

互联网技术联系人:蔡芊,联系电话:6683366

邮箱:jmszgb88@163.com

           

 

佳木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8月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