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信息  
·我省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
·黑龙江省企业信用评级规范 第1部分
·地方政府六种失信行为曝光
·我省持续加大简政放权力度 四年来共
·全国信用应用场景微视频大赛成果发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推进信用体系建
·黑龙江哈尔滨:社会信用体系夯实“
·黑龙江哈尔滨出租车司机违法违规行
·国家发改委政务服务大厅打造“全国
·企业信用的概念
 
首页 > 信用动态 > 省内动态
民政部:慈善捐赠有严重失信行为不可参评“中华慈善奖”
发布日期:2019-09-04 15:35:07

 

民政部:慈善捐赠有严重失信行为不可参评“中华慈善奖”

发布时间:2019年09月04日

 

 在第四个“中华慈善日”即将到来之际,民政部近日在京宣布将启动第十一届“中华慈善奖”评选活动,首次明确了不授予“中华慈善奖”的三类情形。

  第十一届“中华慈善奖”评选对象为:2017年至2019年,在我国慈善活动中,特别是扶贫济困活动中事迹突出、影响广泛的单位、个人、志愿服务等爱心团队、慈善项目、慈善信托等。共设置四类奖项,表彰总名额原则上不超过150个。

  为严格把关参评资格,第十一届“中华慈善奖”首次明确了不授予“中华慈善奖”的三大类情形:一是存在严重违纪违法行为或者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二是填报参评材料时隐瞒情况、弄虚作假的或者在网络投票中弄虚作假的;三是在慈善捐赠活动中有严重失信行为的,包括被民政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列入社会组织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的慈善组织,被民政部门列入社会组织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的慈善组织的法定代表人和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在通过慈善组织捐赠中失信、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定承担责任的捐赠人,被公安机关依法查处的假借慈善名义或者假冒慈善组织骗取财产的单位、个人,均不授予“中华慈善奖”。

  另据介绍,第十一届“中华慈善奖”的表彰向脱贫攻坚领域倾斜,首次明确将50%以上的表彰名额集中到扶贫济困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个人、爱心团队、慈善项目、慈善信托等。

  “中华慈善奖”是当前我国慈善领域的政府最高奖项,自2005年设立以来已成功举办十届,共表彰了1005个单位、个人、慈善项目、慈善信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