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信息  
·佳木斯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
·前进区开启“医养结合”养老新模式
·同江市新增5件佳木斯市知名商标
·我市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联席会议
·李晓龙副市长到市儿童福利院慰问孤
·同江市深入落实国家各项惠农政策
·佳木斯市成为“雪亮工程”全国示范
·市水务局深入开展“双随机、一公开
·市纪委监察局关于端午期间严明作风
·市公安局强力推进旅馆业住宿实名登
 
首页 > 信用动态 > 本市动态
在全国最新城市综合信用排名中,我市位居黑龙江省首位——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信动力”
发布日期:2021-02-24 15:08:13

近日,在国家发改委(国家信息中心)全国城市信用状况监测平台发布的2020年全国最新城市综合信用排名中,佳木斯市位居黑龙江省首位,诚信的力量不断生长,“诚信佳木斯”认可度再获提升。


 

近年来,我市围绕“信用”二字找准发力点,标刻价值坐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案例获得全国政务服务第三方评估成果“服务优化金流奖”,城市信用工作典型经验为各地提供借鉴。


 

强化制度“ 一条线”,为诚信佳木斯保驾护航。佳木斯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专题研究信用工作,主管副市长亲自抓总负责,多次召开领导小组会议专项推进,全面发力。


 

信用信息“一张网”,为诚信佳木斯插上信息化翅膀。建设信用信息平台,全量归集数据,累计归集数据2237万条,形成全面覆盖各地区各部门、各类市场主体的信用信息“一张网”。我市“双公示”录入及时率97.41%,位居全省第二。历史数据补录率达96.7%,位居全省首位。实时开展信用修复,保障失信主体的合法权益。目前,已完成失信企业信用修复30项,信用修复1日审核率60.87%,位居全省第二。


 

“一诺千金”,将无形的诚信变为有形的价值。桦南县鸿展集团30万吨玉米燃料乙醇项目是黑龙江省推进最快、竣工投产最早的燃料乙醇项目,而高速背后是信用审批落地落实的最好验证。该项目实施了“模拟审批”、实行“承诺即开工”,实现了40分钟办结用地规划许可,0.5天办结工程规划许可。


 

我市还建立了企业家包容监管制度,综合企业纳税、社会保险、环保、安全等信用情况,对诚信企业实行容缺审批,除必要要件外,对其余要件出具事后补齐补正承诺,先行审批;在市高新区先行试点“标准地+承诺制”改革;对未办理健康证、卫生许可证的企业实行可承诺开业、延时补办,实现“容缺受理”“承诺即办理”,为3000余家企业打开便捷之门。


 

建立政务承诺、审批替代承诺、证明事项承诺、主体主动承诺、行业自律承诺和信用修复承诺……我市推出一系列管理承诺机制,在全市及10个县(市)区已有377家部门作出政务诚信承诺,已归集各类信用承诺数据2万余条,构建起了“政府承诺+社会监督+失信问责”工作机制,形成了从承诺到监管再到信用信息应用的良性生态循环。


 

守信自觉“一个榜”,为诚信佳木斯竖起守信光荣的度量尺。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我市正在构建“共享即承接”大格局,全市15个部门依法依规出台“红黑名单”。杜绝资源不共享,只在一个环节“亮红灯”的弊端,更好地鼓励守信者处处受益。截至目前,系统归集联合奖惩对象信息183万条,政务一体化平台共调用“红黑名单”数据4.7万余次,守信者底气更足,失信者寸步难行。


 

2020年大年初三,佳木斯宾源米业作为我市第一批复工复产企业顺利开工,可在加大生产量的同时没钱加量采购原粮让总经理于庆斌犯了愁。当他一筹莫展的时候接到了市工信局打来的电话,在了解企业难题的同时向他推荐了“信易贷”金融服务平台。


 

“从申请贷款到审核、放款用了才不到一周的时间,400万元就打进了企业的账户,这笔钱真是‘及时雨’啊,解决大问题的及时雨。”于庆斌说。


 

我市结合“走千企访万户”、网格员下社区活动,实现线上线下同步宣传。目前已有20家银行业金融机构、641家企业入驻“信易贷”平台,已成功授信43笔,授信金额1.83亿元,授信金额位居全省首位。积极探索地方特色“信易贷”新模式,搭建“佳速融”平台,目前,该平台发布产品80余个,放贷金额13.22亿元,授信630家,授信金额58.1亿元。


 

“十四五”开局之年,蹄疾步稳谋深致远。我市将诚信写入城市发展蓝图,以建设“城市个人信用分”为抓手,深入推广“信用+”应用场景,提升市民信用体验“获得感”,营造共建、共创、共享“诚信佳木斯”的信用环境,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信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