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佳木斯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立足群众需求,持之以恒抓好突出环境问题整治。作为新时代环保人,坚持把学习和践行铁人精神和铁军精神,融入生态环境保护全过程、各环节,持续提升群众对优良生态环境质量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果。
盛夏时节,省内多条河流迎来今年首次洪峰,江面情况复杂,但例行监测必须按照监测方案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地表水采样是一项主要工作,最远的监测点位需要驱车3个多小时才能到达,再加上现场采样和测试耗时较长,采样人员经常是带些简单的食物充饥,有时干脆改为一日两餐。进入汛期后,多条河流岸边的滩地被水漫过,车辆无法靠近码头,连接陆地和码头的是一些简易的浮桥,甚至有的地方只是一个独木桥,采样人员只能徒步拎着沉重的水样在上面通行。日复一日的工作紧张而繁忙,日程总是排得满满的,迎着朝阳出发、披星戴月归来是常有的事。
为了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全面提升各行业领域应急能力水平,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一线监测人员在全市应急救援综合演练现场,顶着三十多度的高温,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按应急指挥部要求出动应急车辆,监测人员携带便携设备赶赴现场,对事故区域科学布点进行监测,并将监测结果及时上报,为突发环境应急事件的及时处理提供了科学依据。演练结束,当工作人员脱下防护服,汗水早已打湿全身。
为保证监测样品实验室分析的准确性,分析技术人员全副武装,在实验室温度超过35℃的情况下,每一位分析技术人员都默默坚守在自己的岗位,及时、精准、高效完成每一批次样品的分析。用奋斗洗去浮躁,用实干沉淀本领,为佳木斯地区水、大气、土壤生态环境安全提供支撑和保障。
信访噪声监测工作过程中,不但要正常开展监测,也要对监测结果进行解释,对百姓提出的问题进行合理的解答,给出满意的回复。往往完成监测工作,已经接近次日凌晨,监测工作人员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家人已经进入梦乡,但是他们无怨无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