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佳木斯市坚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好家风建设之中,通过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弘扬“敬老爱老”等中华传统美德,进一步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

注重顶层设计,形成统筹联动工作格局。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摆上议事日程,成立家风建设工作专班,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履职尽责、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先后召开全市“弘扬传统美德 培育优良家风”宣传教育活动工作启动会议和推进会议,明确工作职责、推进步骤和完成时限,确保家风建设工作取得实效。相继出台《全市公职人员带头遵纪守法弘扬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的意见》《佳木斯市“弘扬传统美德 培育优良家风”宣传教育活动实施方案》,进一步压实落靠责任,确保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落地见效。建立完善日常监督机制,对党员干部违反生活纪律,违背公序良俗、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行为依规依纪依法严肃处理,对典型案件点名道姓通报曝光,进一步强化党员教育,发挥好党员干部在家风建设中的示范作用。

注重群众参与,推动家风观念深入人心。深入挖掘新时代家庭文明建设内涵,创新运用各类活动载体,用生动的活动形式引导广大群众传承爱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广泛开展“弘扬传统美德 培育优良家风”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开展“好家风好家训”线上书法展、“我爱我家”主题征文、“家风少年说”演讲比赛、“传承好家风 建设好家庭”感恩行动等活动,在全市形成敬老爱老、和气致祥、睦邻友好的良好社会风气。依托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以及“道德讲堂”、“道德论坛”等载体,组织开展“好家风好家训”、“弘扬家庭美德,传承家风家训”等主题宣讲活动50余场次。充分发挥各级文明单位、志愿服务组织示范引领作用,组织开展“好家风 暖佳市”关爱特殊群体、“孝老爱亲 向上向善”青年人在行动、“法治同行敬老月”普法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320余次。

注重典型示范,价值引领倡树家庭新风。将新时代家庭文明建设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家风文明建设的积极性,截至目前,全市涌现出全国文明村镇20个、省级文明村镇74个、市级文明村镇285个。常态化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感动人物等先进典型选树宣传活动,从凡人善举中推荐选树典型,使群众感到榜样既可敬可佩,更可亲可学,充分调动群众传承爱老敬老的传统美德的积极性,全市涌现全国道德模范5人、全省道德模范31人,入选中国好人榜11人、龙江好人榜57人、2人获得2021年“感动龙江”年度人物称号。同时,依托县乡村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全面建立“善行立德榜”,大力推进孝老爱亲风尚进社区、进家庭,发布孝老爱亲、勤劳和善等立德行善的典型,引导城乡群众弘扬孝敬老人、抚育孩子、夫妻恩爱、邻里互助的社会风气。

注重宣传引导,营造传承家风浓厚氛围。综合运用市属主要媒体、新媒体及社会宣传资源,打造多层次多角度立体化宣传矩阵,加强家庭家教家风的正面宣传引导。市属主要媒体开设“孝亲敬老”专栏,推出“智慧助老 服务敬老”“孝老爱亲 与法同行”“重家风 扬美德”等系列主题报道,已累计推出各类报道百余篇。发挥新媒体网络传播优势,依托“掌上佳木斯”“智慧佳木斯”和各县(市)融媒体中心等新媒体平台,打造内容鲜活、形式新颖的融媒体产品,讲述身边的孝老爱亲模范孝敬老人、关爱亲人的先进事迹,分享好人故事,感受道德力量。充分利用各级各类媒体、公共场所LED电子屏、车载电子屏、楼宇电视、街道围挡、固定宣传栏、户外广告牌等社会宣传载体,广泛刊播公益广告片、短视频和张贴展板海报,进一步增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覆盖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