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公安局紧密结合“核心使命—2022”系列战役,强化主责主业,主动对焦发展,针对企业反映的诉求和意见建议,实行“建议单、督办单、整改单”三张清单制度,打造最优法治化营商环境,护航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制定“一张建议单” 让企业“舒心”
市公安局创新“党建+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模式,与住建、卫健、交通、银行等多部门开展跨行业党组织联合创建共建,确保党旗飘扬到哪里,服务企业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市公安局优化营商环境办认真梳理、去重整合后,汇总有效意见建议,形成《佳木斯市公安局“优化营商环境”征集意见建议清单》,梳理汇总问题共34条,其中涉及公安主责主业意见建议26条。建立“一把手”亲自签批、责任部门负责人跟踪推进,进行清单式台账化管理,确保企业诉求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反馈。
“万达商圈”作为我市主要商业区域,周边商户、居民区交错。针对企业、居民反映周边道路交通优化事宜,市公安局迅速落实工作任务,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联动交通、城管、住建等部门实地调研周边项目建设和道路交通安全,切实解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痛点,通过实实在在的举措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和居民出行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推行“一张督办单” 让企业“安心”
针对涉及公安主责主业的26条意见建议,全市各级公安机关高度重视,紧盯意见建议整改,积极落实相关工作,限时报送整改情况,及时回应企业诉求,确保问题真查摆、困难真解决。同时督促有关部门加快办理进度,对推进缓慢、落实不力、办事拖拉的,严肃追究问责。
市公安局建立快受理、快立案、快侦查、快告知的“四快”工作机制,严厉打击涉企违法犯罪行为,制定《佳木斯市公安局办理涉企案件规范》《服务企业发展“十个严禁”》等制度规范,坚持严格公正规范文明执法,严格依法适用刑事强制措施,慎用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最大限度为企业追赃挽损,为项目建设、企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治安环境。坚持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主动开展涉企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特别是针对中小企业招商落地、项目建设、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矛盾纠纷和利益冲突,健全治安风险评估和调处预警机制,会同有关部门提前做好疏导化解工作。
下发“一次整改单” 让企业“放心”
问题要整改到实处,要改到企业和群众的心里去。市公安局收集各部门问题整改落实举措,积极助企纾困,下发“一次整改单”确保意见建议整改工作落地落实,点对点、面对面回访企业问题办结情况。对政策明确、能依据法律作出答复的,直接答复企业;对无法在规定时限内办结的复杂、疑难企业诉求,相关部门确定每一阶段反馈答复节点,以滚动、阶段答复形式全流程跟进直至办结。
为深入查找影响制约企业发展的各类因素,将请进来“谈”与走出去“访”相结合,广泛开门纳谏,集中听取心声,制定多种措施,提升服务质效。3月7日,市公安局主要负责同志带领局直单位、辖区派出所负责人到我市某集团公司现场办公,就该公司提出的大型活动安保、交通管理、民爆仓库管理、厂区周边安全等4个需要公安机关支持的问题,研究解决办法。
除各级公安机关“一把手”主动走访外,市公安局专门为企业开通了“局长服务热线”和“局长信箱”,在各分县局、派出所设立警企联络员,精准把握企业合理合法诉求,为项目建设和企业经营发展提供更多便利。截至目前,已“点对点”答复企业问题4类12项,有力优化了法治化营商环境,大大提升了企业和人民群众满意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