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信息  
·首届“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
·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就2018年上
·打通信用体系 共享单车刷脸可行吗?
·发改委拟引入第三方参与行业信用建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三方面进展
·【诚信建设万里行】破解科研诚信管
·2017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
·农业部:农产品生产监管两端发力保
·保监会继续开展亮剑行动 16家险企接
·国家发改委:联合奖惩机制取得四方
 
首页 > 信用动态 > 国家动态
首届“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助推城市信用建设提速
发布日期:2017-07-25 09:20:43

7月18日,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在浙江杭州开幕。 新华社记者翁忻旸摄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表示,信用建设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期,城市管理者应当认清形势迅速跟进。“上个月,中国政府网发布的大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被评为最具网民获得感的‘放管服’十大举措之一。信用已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最大效益。”连维良说。

论坛发布的“十大领域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名单”颇为引人关注。这份“红黑名单”包括社会信用体系十大重要领域:例如社会关注度较高的纳税信用A级纳税人和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名单、企业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超限超载失信当事人名单、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等。

“我国信用法、《公共信用信息管理条例》立法研究已全面展开。上海、湖北、陕西等省市地方性法规已出台。‘守信者一路绿灯,失信者处处受限’未来将会成为现实。”国家发展改革委财金司副司长陈洪宛说。

与会专家认为,虽然目前中国信用体系建设还存在不健全之处,但实现信息透明,打破“信息孤岛”进入“信息联动”已是大势所趋。截至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与中国人民银行先后会同60多个部门,联合签署或正在签署联合惩戒、联合激励备忘录25个。

实际上,近几年来国内不少城市也正在完善信用体系建设:浙江义乌出台了43个领域的联合奖惩实施细则;苏州推出覆盖全市常住人口的市民信用评价产品“桂花分”等等。

“现在,公众的信用意识也在觉醒。渐渐有人敢于挺身而出批评不良信用行为与言论,摔倒的老人渐渐有人敢扶了。”中国人民大学信用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吴晶妹教授说,这表明信用价值观及理念渐渐深入人心,社会呼唤信用秩序,人民需要信用环境。

此外,论坛还发布了《中国城市信用状况监测评价报告2017》、《信用城市 杭州宣言》,并邀请部分城市市长分享城市信用建设经验等。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联络员、全国各省区市社会信用体系牵头单位负责人、302个城市(区)政府负责人、信用服务机构代表以及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等参加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