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信息  
·首届“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
·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就2018年上
·打通信用体系 共享单车刷脸可行吗?
·发改委拟引入第三方参与行业信用建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三方面进展
·【诚信建设万里行】破解科研诚信管
·2017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
·农业部:农产品生产监管两端发力保
·保监会继续开展亮剑行动 16家险企接
·国家发改委:联合奖惩机制取得四方
 
首页 > 信用动态 > 国家动态
消保条例7月1日起施行 为保护消费者亮出更多实招
发布日期:2024-07-10 14:36:01

       随着近年来平台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发展,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7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

  “消保条例的颁布实施,进一步完善了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体系,加大了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中国消费者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条例》针对一些热点焦点痛点问题,都做出针对性规定,推出解决办法。

  针对预付式消费,增加商家提前告知义务。预付式消费广泛用于娱乐、健身、美容等各类生活场景,但由于商业预付卡市场监管不严、缺乏风险防范机制等因素,一些商家“失联跑路”,时常引发投诉纠纷。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表示,《条例》对预付式消费进行了更细化的规定,要求经营者决定停业或者迁移服务场所,提前30日在醒目位置公告,出现重大经营风险应当停止收取预付款。但要从根源上解决预付式消费的维权退费难问题,还需监管部门、行业协会以及经营主体等各方共同发力,加强协同共治。

  针对自动续费,要求以显著方式提醒。近年来,知识付费产业发展迅速。许多消费者逐渐培养出订阅会员服务的消费习惯,然而自动续费机制却频繁成为消费者不小心就会触碰的陷阱。许多客户端故意设置障碍以阻止用户取消订阅自动续费,例如不提供明确的取消操作路径,或者要求用户经历繁琐的步骤才能终止自动续费。

  对此,《条例》明确,经营者采取自动展期、自动续费等方式提供服务的,应当在消费者接受服务前和自动展期、自动续费等日期前,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

  事实上,针对自动续费问题,一些地区大胆探索、先行先试。比如,今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深圳经济特区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要求,在自动展期、自动续费等日期前5日内,必须通过电话、短信、即时通信工具、电子邮件、消息推送等方式将服务内容、扣费金额等事项告知消费者。

  针对大数据“杀熟”,首次规范差异化定价。这些年,平台大数据“杀熟”、以优惠订阅折扣诱导订阅后自动以原价续费等连环消费“陷阱”屡见不鲜。对此,消保条例规定,经营者不得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对同一商品或服务在同等交易条件下设置不同的价格或者收费标准。

  中消协有关负责人表示,《条例》既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又支持经营者合法经营,将为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亮出更多真招实招,让老百姓“消费环境优获得感强愿消费”,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