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信息  
·黑龙江“钢牙啃硬骨头”重塑营商环
·十九大报告中有哪些“信用”关联词
·佳木斯市24小时政务服务大厅正式对
·第四届全国网络诚信宣传日活动举办
·【信用知识小课堂(第58讲)】创建
·【信用知识小课堂(第20讲)】个人
·退出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方式和条件
·【信用知识小课堂(第56讲)】我国
·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 做诚信示范企业
·两部委:鼓励汽车分时租赁 建立信用
 
首页 > 新闻资讯
【信用知识小课堂(第2讲)】企业面临的几种主要信用风险变化
发布日期:2017-06-14 08:46:00

          在调整信用管理流程时,信用管理人员首先应明确了解企业正在面临哪些信用风险的变化,并根据这些信用风险的变化调整信用管理的流程。企业面临的信用风险变化一般包括:

 
    1.赊销不足的风险。在自由竞争的行业中,商品过剩、供大于求已经成为行业的共性,销售商们为争夺客户进行着残酷的竞争。为了保证企业竞争优势,企业间的竞争已经从价格、质量的浅层次竞争,逐渐发展到提供更宽松付款方式的深层次竞争。在一个行业中,当竞争对手普遍采用赊销形式争夺客户,而本企业的赊销却很小或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时,企业就可能陷入赊销不足的风险。这时,信用管理部门就必须通过调整信用管理政策和流程促进企业商品销售能力的提高。
 
    2.赊销过度的风险。虽然赊销对企业销售收入增长、市场份额和规模扩大、打击竞争对手都有明显效果,但是,如果一个企业赊销过大,也可能面临现金流脆弱和短缺、信用成本过高的风险。这时,信用管理部门应调整信用管理政策和流程,保证本企业运营资金和现金流能够满足企业正常运转,保证信用风险控制在企业可承受的范围。
 
    3.本企业授信过程中的信用风险。企业在赊销过程中,将对大量的客户进行广泛的赊销活动。由于客户的偿付能力和偿付意愿均有很大区别,企业将面临赊销后坏账或账款逾期带来的财务损失。因此,资深信用管理人员应针对不同的客户特征,调整信用管理流程,以保证本企业在授信后能够有效地控制信用风险。
 
    4.本企业信用度下降的风险。当一个企业信用度下降时,该企业将可能无法得到政府部门的支持甚至受到行政惩罚,或者在金融机构、合作伙伴中失去信任,无法获得金融支持等。因此信用管理部门应及时调整信用政策,防止企业信用度持续下降,保证本企业持续提升在商务往来、投融资和社会环境中的信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