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信息  
·黑龙江“钢牙啃硬骨头”重塑营商环
·十九大报告中有哪些“信用”关联词
·佳木斯市24小时政务服务大厅正式对
·第四届全国网络诚信宣传日活动举办
·【信用知识小课堂(第58讲)】创建
·【信用知识小课堂(第20讲)】个人
·退出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方式和条件
·【信用知识小课堂(第56讲)】我国
·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 做诚信示范企业
·两部委:鼓励汽车分时租赁 建立信用
 
首页 > 新闻资讯
破解群众“急难愁盼”增强学生幸福感 “四大关键词”推进龙江课后服务
发布日期:2021-10-20 10:26:13

      “双减”背景下,全省上下积极探索创新,课后服务再升级,整体有序推进,强化教育担当,夯实教育保障,以“四大关键词”推进服务工作,系统破解群众“急难愁盼”和教育生态问题,不断增强学生幸福感。

关键词一:“整体设计”。省教育厅研究制定了《关于做好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建立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学校负责、社会参与、家长支持的课后服务工作机制,按照公益普惠、自愿参加、完善服务、透明公开的原则,明确了服务时间、范围、内容,强化人员、组织、管理和安全保障,每周安排5天服务,每次2小时。建设课后服务网络平台,实现家长在线报名、选课、考勤、评课、监督、大数据分析等功能,确保课后服务规范、高效开展。把中小学课后服务纳入规范办学行为重要内容,纳入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指标体系。以学校为主体,充分利用学校的场地、设施、师资等资源,统筹协调校内外专业力量,为学生提供即时、就地、安全的课后服务。以教师为主力,发挥校内教师作用,参与课后服务教师达16.3万人,占全省教师总数的70%。

关键词二:“面向人人”。2021年,省教育厅将课后服务工作作为“学党史 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十大“暖心行动”之一,建立了经费保障机制,组织全省中小学全面实施,所有学生均可平等参与。截至9月中旬,全省13个市地、125个县(市、区),开展课后服务学校达2663所,占应开课学校总数的96.63%;基本实现了省域内全覆盖、各学段全覆盖、有需求人群全覆盖,有效帮助家长解决了放学后接管学生的困难。

关键词三:“提高质量”。将中小学“五项管理”(手机、作业、睡眠、阅读、体质)、“五色教育”(红色基因传承、绿色生态文明、蓝色高新科技、金色现代农业、银色冰雪文化)紧密融合,推进高质量课后服务工作。积极开发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课后服务课程,小学阶段突出兴趣爱好、特长特色等目标引领。初中阶段坚持五育并举,以培养学生特长为导向,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社团及兴趣小组活动,满足学生校内多样化学习需要,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关键词四:“突出重点”。设计丰富多样的课后服务种类,以做好课业答疑、辅导、巩固和提高为重中之重,基本做到小学作业不出校、初中作业校内完成大部分,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回归校园。建立中小学科学评价体系机制,分年级、分学段、分学科设计布置学生作业,通过问卷调查、查阅资料、座谈交流等多种方式开展课后服务综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纳入办学综合目标考核,着力推动学生学业水平与综合素质双提升。国务院“五项管理”督导组对黑龙江省全面推进课后服务,严格手机管理,分层布置作业等给予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