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有位著名的弟子曾子,是儒家主要代表人物。有一天,曾子的妻子急着去集市上买东西,儿子哭闹也要跟着去。曾子的妻子就对儿子说,你在家乖乖等着,我回来杀猪做猪肉给你吃。这样儿子才停止了哭闹。曾子的妻子赶集回家后,见丈夫曾子正捉猪要杀,就阻止说,我只是哄哄孩子罢了,你还当真啊!曾子说:“夫人,不能开这种玩笑啊!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我们现在欺骗他,就是教他骗人,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再相信自己的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啊!”于是,曾子还是把猪杀了做了猪肉给儿子吃。“曾子杀彘”的故事也因此家喻户晓,曾子正是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孩子要言而守信。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张骞通西域”,讲的是汉使张骞在出使西域过程中,在各国树立起了很高的威信,为大汉帝国营造出诚实守信的友好交往环境。汉武帝建元二年(公元前138年),张骞应朝廷征召出使西域。他出陇西,经匈奴,被俘。后逃脱,西行至大宛,经康居、大月氏,至大夏,在此活动一年多才返回。回归时,经过匈奴地界,张骞又为匈奴所获,被关押。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张骞逃回汉朝,向汉武帝详细报告了西域情况,武帝授以太中大夫。尽管张骞完成使命从西域凯旋不久后就去世了,但他开通西域通道的历史贡献不可磨灭。“然骞凿空,诸后使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汉书·张骞传》),说的便是,因为张骞在西域诸国树立了很高的威信,后来汉所遣使者多借用他的名义才能获得西域各国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