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是,“言不信者行不果”,其实,行不果者也应“罚必严”。社会上屡禁不绝的各种失信行为,让人不断追问:对付“老赖”咋就那么难?一些国家在信用体系建设、推进信用记录发展和信息征集共享的过程中,通过保护守信之人,让“老赖”寸步难行,对我们或许有所启发。本期为您推送惩治“老赖”系列之四:如果“老赖”在日本,请享用!
日本:拖欠手机费可能惹官司
在日本郊区的农园前,时常会看到一些无人售货的小摊位,上面摆着待售的水果蔬菜,仅有一个盒子充当“收银机”。绝大多数日本人会在拿了商品后,按标示价格向盒子里投入现金,这是高度诚信社会的一个缩影。
日本个人信用体系建立较早,绝大多数人能够自我约束,确保信用社会的稳步前进。有三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推动了日本个人信用体系的发展,即征信中心、行业协会和信息审查模式。
日本的三大征信中心分别是CIC、JIC、KSC。日本国内的金融机构、信贷公司至少是其中一家机构的会员。征信中心的服务基本能满足会员对个人信用信息征集考察的需求。申请信用卡或者贷款时,发行方会通过征信机构,审查个人信用,从而做出决定。
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极速变化,日本国内信用不良的人数也在不断膨胀。据CIC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月20日,在该机构登录的信用信息为6.9403亿件,其中1594万件出现“异常变动”。滞纳期超过3个月、贷款主体破产等情况,都称为异常变动。例如,有人恶意拖欠手机费,就有可能登上信用黑名单,从而无法通过相关审查。业界人士分析认为,日本境内至少有300万人上了信用黑名单。一旦上了黑名单,相关记录也将保留5年。期间不仅影响个人信贷行为,还可能惹上官司。
日前,23岁的真坂(化名)拖欠了日本某通信运营商的话费,不得已将手机号转到另一家通信运营商之下,4个月后他收到了法院传票,看到被告栏中赫然印着自己的名字,不禁一身冷汗,未曾想有一天会因为拖欠手机费而惹上官司。真坂最后与运营商和解,以分期付款的方式偿还话费。
其实,生活中很多小过失都会让借贷方登上信用黑名单。例如分期付款购买手机、家电时,若延迟付款的次数超过5次,就可能对未来申请住房贷款带来直接影响。此外,没有及时还助学贷款,也是不少毕业学生的盲点。
常年从事信贷研究的淡河范明表示,虽然税金、健康保险费不计入个人信用信息的考察范围,但及时缴纳相关费用非常必要。金融机构可能视情况要求借贷人提供完税证明等材料,按时缴费的良好记录有助于通过审查。
记者身边的日本朋友也不乏这样的例子,因拖欠卡债影响了个人信用,给自己的生活也带了不少麻烦。原则上把握适当的消费额度、按期还款才是与信用社会相符的正确行为。(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